一切從改編說起
文/東哲
香港的樂壇自90代末開始,因電台大力推廣本地原創,一直至今已很少改編歌曲出現。但說到歷史,香港在70年代起已極流行改編歌曲。
三、四十年代因爆發抗日戰爭,不少當紅的上海歌手(如周璇、姚莉等..)紛紛移居香港,於是除了粵曲外,當時亦流行國語歌曲。但兩者不同之處是國語歌曲多數是原創的,例如嚴華和姚敏就是當時炙手可熱的作曲家。而粵曲(除南音)則多數利用廣東音樂填上歌詞演唱(如《帝女花》中的「香夭」就是琵琶文曲《塞上曲》中的第四首《妝台秋思》) 。
同時五、六十年代二次大戰後,香港開始高速發展,亦有不少外國文化傳入。六十年代風魔全球的The Beatles亦在香港流行起來,不少年青人紛紛仿傚組成樂隊並翻唱英文歌,那個年代本地原創歌曲寥寥可數。七十年代初又突然流行一輪台灣國語時代曲,更令本地的原創歌曲雪上加霜。
直至1974年因電視劇而流行的《啼笑姻緣》,開始令本地原創歌曲興起。但是香港始終流行速食文化,所以唱片公司亦不介意將外國流行曲改編成廣東話版,而且版權意識薄弱,不少歌曲隨時有幾位歌手演唱並灌錄推出。七十年代中後期,隨著電視台購入日本劇集,日本改編歌瞬間成為主流,但當時在一張大碟10首作品中,仍保留著至少一半的本地原創。
八、九十年代是改篇歌最泛濫的時期,雖然本地作曲家如顧家煇、黎小田等前輩,和後起之秀林慕德、郭小霖、周啟生、倫永亮等繼續創作出很多優秀作品。但成為主打派台歌曲中,改編作品仍佔一定數量。同時大碟中本地原創歌曲比例相對減少,由其以當時四大天王的專輯更為明顯! 例如黎明於1992年推出的專輯《I Love You OK?》,全碟10首作品中,本地原創的就只有《我的感覺是場夢》和《我的感覺是場夢》兩首。
說了一些歷史,若問到改編歌曲應否在本地樂壇繼續出現呢?筆者過去訪問過不同年代的音樂人或歌手,他們的答案多數都不反對。而筆者的立場亦是支持的! 可能有人會說「要捍衛本土文化」或「給本地音樂人有更多機會」,但與改編歌其實並沒有衝突。舉個例子,眾所周知韓國音樂工業在近20年間發展得非常成功,當地音樂人也百花爭艷,但歌手曹奎燦(조규찬)亦曾改編過台灣音樂人陶喆的《飛機場的1030》和《Melody》,又或者安在旭(안재욱)也改編了周華健的《朋友》等。難道當地沒有音樂人能寫得比這些作品好嗎?只是別人欣賞這些作品,而改編並推介到當地。記得90年代在旺角的唱片店內,也擺放著不少被香港改編過的原裝日本歌曲CD,從而令樂迷也認識很多陌生的名字,這也是音樂交流的重要一環。
改編不是罪,也不一定要堅持百份百原創,若然認為別人的作品優秀也不妨改編一下,只要不像舊時代般完全依靠改編作品就好!這樣也可提升本地音樂人的水平,若然香港的原創作品水準夠高,說不然其他國家也會改編我們的作品呢!
東哲
多媒體製作人,主持及司儀。
喜歡紀錄聲音及影像,從不與流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