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我地〉
文:連倩妤
圖:Wong Man Yee @trewongg
「媽媽,這些米很重。」小朗一邊推着鄰居玲姨的手推車,一邊撒嬌。
手推車上至少有十多包米,全部都是山貝河畔自家種植的稻米。
「快到了,爸爸在『大坑渠』等你啊,」海燕幫忙一起推著,笑笑口指著前方,鼓勵小朗說:「你有一雙強而有力的臂彎,不就是最強壯男孩子嗎?」
「對,待會兒我還要當市集中最厲害的擋主,把這些米瞬間賣清光!」小朗笑了笑,忽然糾正:「媽,你又說錯了,那兒明明沒有坑渠,你卻偏偏說『大坑渠』。」
「哈哈,小朗又找到媽媽的錯處了,真厲害。」海燕說:「不過,在小朗還未出世之前,這兒真的是大坑渠。」
小朗一臉疑惑,海燕一手推着手推車,一手拿出手機,找尋2022年的舊照片。
「找到了,這就是以前的『大坑渠』了,我們有時把它叫做『臭渠』啊!小時候,我跟朋友經常相約在這兒。」海燕把手機遞給小朗,指著照片說。
「『臭渠』?」小朗看了看,立刻用左手掩蓋鼻子,然後指著照片裏的海燕哈哈大笑:「『臭渠』裏面一定有很多屎,很臭很臭的,所以媽媽才要戴口罩吧。」
小朗每每說到屎尿屁便一臉雀躍,海燕也跟着大笑,回應道:「你有所不知,大概十多年前,在2022年,當時嚴重的疫情來襲,人人在街上都要戴口罩。」
「大坑渠」源自六十年代,當時政府為了保障市民安全和財產,在元朗進行大規模防洪工程,把山貝河渠道化,在河上鋪上石屎,河道於是變成一片灰沉的元朗的「大坑渠」。當時的河水混濁,污水渠錯駁至雨水渠,令河道受污染,導致難耐的氣味,因此被人喚作「臭渠」。
回想當年,海燕雖然討厭「臭渠」、經常向小朗爸爸投訴異味問題、把搬屋掛在嘴邊,但其實「臭渠」早已融入她的生活,她根本離不開元朗。
跟大部份土生土長的街坊一樣,元朗在她心目中,不只是一個地方,它是「家」。因此,儘管元朗有不足之處,哪怕再多的埋怨,海燕依然珍惜。
近這十年,渠務署不斷收集居民的意見,海燕當然也是熱心參與的居民之一,她更成立「山貝河發展民間聯席」,與政府商討如何從城市規劃着手去綠化山貝河。專責部門積極改善「臭渠」附近環境,努力提升水質,解決氣味問題,進行活化工程,改造社區。
昔日的「臭渠」已經被渠務署活化成市區綠化河道。今天的山貝河,沒有難耐的氣味之餘,還充滿各式各樣的綠化元素。河畔一帶更成為社區空間、居民的休憩地方,河流滋養了飛鳥游魚,重建的山貝河連結了人與人、人與社區,以及人與大自然。
在假日,很多居民會踏單車來到河邊野餐或釣魚,有些在樹蔭下乘涼,有些則在附近欣賞風景或寫生,非常熱鬧。兩年多前,海燕和其他居民更善用了河岸兩旁的空間,把那兒成為了耕種稻米的「河邊田地」,他們希望在地自造,一心要把元朗發展成自給自足的地方。
***
「爸爸!」小朗看到爸爸便揮手大叫,興奮地奔跑到他那裏去。
記不起今年是第幾年參與河畔公園的聖誕市集,但在2032年的今天,海燕依然被四周的裝飾吸引,忍不住停下腳步來欣賞。她仔細端詳著不同攤檔售賣的聖誕禮品,如糖果、朱古力、蛋糕、小手作飾物、香薰等。然後,她逐一看著每一位合唱團的聖誕小矮人,有些穿上聖誕老人裝束,有些戴上聖誕帽、麋鹿頭箍,每一張臉上都掛着燦爛的笑容,他們一個一個排着隊,準備在街頭表演高唱聖詩。
跟小朗和爸爸三人忙碌地整理好稻米攤擋後,海燕獨個兒在市集逛逛。路過街坊的攤擋,擋主送上一杯熱朱古力,她灑上一粒粒白色的棉花糖,一口一口喝下甜甜的「白色聖誕」。她確認,聖誕就是這種感覺,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媲美。
或許,只要在最熟悉的地方,被最親切的人們包圍著,那就是最美麗的聖誕。
她凝視著眼前的一切,想像晚上聖誕燈飾如何把這地方妝點成何其浪漫的樣子,對比起當年的「大坑渠」,她滿意地笑了。她想,如果這些不是奇蹟,那肯定就是愛,那是很多很多人對一個地方投放了很多很多的愛。
「這一片我地,共榮辱同生死一起,前途再悲,Love you, always*。」
* 《我地》
作曲:湯令山
填詞:黃偉文
編曲:湯令山/張貝芝
監製:湯令山
---------------------------------------------------------------
作者:
連倩妤
Ig : _musicplayground
作者、填詞人、心理治療師、兒童社交及情緒管理導師。典型雙魚座,「浪漫到一起惹絕症」,愛海但怕水。經常大笑,經常流淚。
# 故事創作靈感來自Eureka的研究企劃Reimagine Our Community
Reimagine our Community
Research Project funded by Design Trust
By Annette Chu 朱珮汶 & Gabriel Lee 李駿霆
Figure 1/ Long Ping Community - Spatial Collage 朗屏社區空間拼贴
By Annette Chu 朱珮汶 @ Eureka
Figure 2/ Long Ping - Transformation of Conceptual Space 概念空間轉化
By Gabriel Lee 李駿霆 @ Eure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