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e-FreShMAn
CCCD 藝民誌 / 英國列斯藝術年 「演+唱」真實故事

 

英國列斯藝術年 演+唱 真實故事

 

圖/文: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做創作,玩音樂,無分年齡界限。

在英國整整一個年度的藝術文化盛事「列斯文化年」中,設有為期兩周的長者演藝活動「1001故事藝術節」,「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獲邀參加,讓專業的獨腳戲演出者莫昭如、來自社區的「四寶一窩」樂團跟英國演藝界猛人同場演出,互相觀摩,單是想像已教人興奮。

想像跟現實,究竟有哪些距離?要由石硤尾的的工廠大廈排練室說起。

 

 

 

「社區文化發展中心」(簡稱中心)位於石硤尾的工廠大廈,有19年歷史,宗旨是「人人藝術」、「藝術治療」、「藝術充權」等等等等,差不多寫著藝術xx、xx藝術,都有關連;在藝術界、社福界都頗具聲名。這兒的特點是共融和開放性,除了是社區人士、活動使用者進出場地之外,日本活躍作曲家野村誠、英國社區音樂中堅份子Pete Moser、獨腳戲狂熱份子莫昭如(阿莫)也會在這兒現身影。

 

 

 

化身候鳥看世界

 

阿莫是中心話事人,平時需管理機構多個藝術項目,發展紗鷗麗SAORI和藝術治療基地,他總是安安靜靜在電腦前工作或忙著開會;在赴英演出前,節奏有了改變,不時見他在辧公室和排練室來回穿梭,才回覆外界電郵、電話,又穿上斗篷、套上候鳥頭套,化身候鳥,排練全球首演的獨腳戲《等待發落鳥》。

 

別看候鳥鬼鬼馬馬識打麻雀,牠可看過不少世情。

遊走日本天際,遇上捕魚業的兇殘;來到印度,聯想到外賣員在香港面對歧視;飛到英國這個今次演出場地國家,不忙嘲諷她聲稱熱愛動物卻捕獵動物的不仁、皇室加冕如小丑戲;內容是反殖民、反霸權、反侵略、反資本主義於一身。

 

 

70+ 挑戰演出100分鐘英語獨腳戲

 

阿莫是「香港藝術發展局首屆戲劇成就獎」得主,是藝術界的先行者,曾發展不同形式的劇場演出,包括一人一故事劇場、受壓迫者劇場、即興劇場大比拼、民眾劇場等,他對今次的全球首演相當認真,在出發前的三個月排練期間,把劇本一改再改,合共發展過三十多個長達100分鐘的英語獨腳戲版本,對70+的他來說,要演繹劇中神髓,在記憶力和體能上都是考驗。即使經驗豐富,在綵排後階段,都難免緊張,常常拿著劇本背誦台詞。

 

在英國首演時,演出順暢,在說出「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 : No climate change, No global warming, No more increasing carbon footprint, No unlimited economic growth, For a sustainable world」後,半數以上觀眾大拍手掌,教阿莫鬆一口氣。演出完畢,來到台下,原來有剛巧在英國的香港某大學教師及前APA戲劇學院院長David Jiang蔣偉國專誠到列斯Playhouse欣賞,看罷讚是「nice show」。

 

好明顯,做獨腳戲是「攞苦嚟辛」,但勝在主動和主導性強,自己想演就演、想說就說,把內心的想法透過藝術手法呈現,跟觀眾分享。觀眾的反應甚或共鳴,就是最好的互動和溝通了。

 

 

我口唱我心

 

心聲的呈現,當然可以透過音樂;跟阿莫一同出席藝術節的「四寶一窩」同樣是個我口唱我心的社區音樂團。它是來自兩個組織的音樂小組,成立時間不算長,但公開發表的創作作品不少,分別可以透過CD或網絡聽到。跟他們只有數面之緣,只是偶爾在中心排列室相遇,這11名婦女,包括Cindy、Daisy、Emma、Fanny、Flora、Gertrude、Jenny、麗珠、May、Michelle、Ann,都是聯同導師阿存、David練習。每次練習時間頗長,路過排練室門外常會聽到唱歌聲和討論聲。

只是預備安排再多,事情發生,都是難以預計。

 

 

冷處理傷患 看出熱度

 

大家近三年未出門、60+部分成員未出過遠門、有些第一次上台演出等等等等,所以要兼顧的事尤其多。未出發,漏帶行李樂器,算是小事。比較令人上心的,是才抵達英國,就有成員拗柴受傷,要靠朋友借來的拐杖支持。

為免影響進度,負傷成員依原定計劃,每天11個婦女乘坐三部Uber,由酒店前往演出場地進行綵排,跟即將同台演出的社區音樂人Pete Moser,導師和義工Kevin爭取練習,從沒有缺席。 

演出當天,腳仍在痛,但大家披上紗鷗麗SAORI披肩,站在Playhouse的café bar舞台,她仍堅持跟大隊全程在台上站著演唱,直至負責節奏部分,使用木箱鼓拍打節奏時才算坐下。這份勁,是來自愛好音樂、喜愛唱歌,透過創作能憑歌寄意所生的力氣吧。

 

唔唱好 唔唱衰 唱真 

 

社區音樂的特點是不唱好,不唱衰,是不造作地創作鄰里社區的真聲音。賣的不是高音短、怟音準,而是真情流露。

在兩場45分鐘的演出中,「四寶一窩」合共唱了十多首心曲,當中有廣東金曲、個人故事,由石硤尾大火到二次大戰的家散人亡,唱出回憶、情感和想像。其中對未來想像有《五百年後》,提出「自由自在,要放縱還是自律好」、「五百年後,可記得,親情可貴……可擁有人權與自由」。唱出《是你還是我》時,那句「時代變化,氣候暖化,科技進化,感官退化,全球化,人要化」、「如今我也嘗試說話,心中抑鬱,慢慢消化,聆聽喧嘩,不作唖巴,你說好嗎?好嗎?」中文歌詞透過電視屏幕翻譯成英語,有觀眾聽著在台下拭淚,亦有隨著音樂拍和拍掌;在音樂中,心聲都如接通上。

 

 

人人是主角 藉藝術打開世界

 

綵練、演出、到巿場買餸煮飯,成員沒太多時間在列斯巿內觀光,反而把握時間看演出。藝術感動人心就是有千百種方法;有成員看話劇時,見一位不識英語的中國女士,能夠跟英語人排戲同場演出,感到勇氣和力量。有成員讚嘆這是奇妙文化之旅,可以唱說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欣賞來自不同國家地方朋友的話劇、形體、舞蹈,大開眼界。又有成員感到各自用自己的演繹,都是1001個故事的主角。在這一人一故事中,每個人都是主角,透過各自的表達方法,體會藝術創作無一定軌跡,只要相信可能,就能成就可能。

60+成員才短短十數天的藝術之旅,收獲豐富;再度成長,從來沒有年齡界限,只要你願意、有空間,這一切就會自然發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