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e-FreShMAn
IMG_20220712_013837934
issue
31
JULY 2022
FreShMAn 原。人物 / 徐佳瑩給我們的 我們給徐佳瑩的
    「徐佳瑩 給我們的          我們給 徐佳瑩 的 ... 」   文/Alexander@閱評流 圖/亞神音樂 提供   嘀嗒嘀嗒嘀嗒...時針分針秒針經歷過上數百萬次的賽跑,終於等到了Lala徐佳瑩給予我們她最新創作的音樂。在這接近五年的時間裡,Lala被給予了多個新的身份,還有新的生命,然而她卻沒有忘掉將自己的音樂創作都給予樂迷、陪伴樂迷。   在這五年間的Lala,在身份上、崗位上有所改變的同時,音樂創作上又有甚麼改變?   Lala:這幾年間雖然沒有推出新的專輯,但我真的搞不懂自己為甚麼還是這麼忙碌(大笑XD)。其實我也嘗試過很多的事情,就像開演唱會、結婚、生兒育女,人生踏入了新階段,知道生命中其實有很多東西一直在消耗著,例如是身體,例如是青春...聽起來很傷感對嗎?但同一時間我們也在一直累積著,也是充滿喜悅,很值得跟朋友、跟樂迷好好的分享,就像我成為了別人的太太、別人的母親,在外地也接觸了很多的樂迷,一直都思考著、沉澱著,特別是在有了孩子之後,覺得生命是很不容易的,也很值得珍惜,每過一天也是一種恩典。     而到底我們該怎樣過每一天? 其實全都在於我們的選擇而已,我們可以開開心心的去過,也可以任讓自己浸沒在悲傷不快之中。那時候我就覺得,不如就讓自己的音樂來得自在一點,自由一點,廣闊一點,讓樂迷都能感受生命中暗暗滲透出的那份暖。   回想起來,現在的我居然還能當一個能唱歌的媽媽,真的感到很開心,也很幸福,所以我會繼續說自己想說的話,把自由和快樂的能量都傳遞給大家。   到底我們該怎樣去品味《給》這張專輯的十一首作品?歌與歌之間是有著故事性去連接著?   Lala:其實我覺得樂迷可以隨意的品味這張專輯的歌曲,不一定要跟著甚麼的次序,或是懷著一種甚麼的心情去聆聽,當中的作品包含了多樣化的曲風,R&B、搖滾、實驗電子、City pop、House、Disco、Soul、民謠...我們不一定要坐下來一口氣的去聽這十一首作品,當中的歌曲有的是充滿動感,有的卻是幫助我們沉澱和思考。說到要怎樣發揮這張專輯的最大作用,給你最大效果的話,在你過著不同的日子,有著不同的心情,就選擇不同的作品,給自己最大的陪伴,就是《給》所給出的最佳效果。   「給」這回事,明明也很明亮,Lala的生活也很美滿,卻怎麼在《給》這首點題作品之中,好像滲透出一陣陣陰暗的感覺?   Lala:嗯...陰暗?我又不是這麼的認為。儘管編曲或許給予你這樣的感覺,但看著、聽著歌詞,其實也是為大家展示著世界明亮的一面。那份不管怎樣也要給你的「給」,內裡是一種充滿著愛的互動和連結,是多麼美妙、多麼明亮的事情呢。特別是在現今的世界,很多人也很抗拒給予,或是擔心自己的給予不會得到絲毫回報,亦為著自己的給予而後悔,這種不求回報亦不講道理、無條件的給予,其實是多麼的幸運,多麼的單純,多麼的美好。     有關《切歌》的製作...   Lala:其實自己一直也很想擁有一首九十年代的經典R&B歌曲,這次全靠阿爆&Brandy的幫助,才能製作這首很有女團氣勢的作品。對啊!只有一個人又怎能做出這種氣勢呢?所以這一次就跟阿爆&Brandy組成了期間限定的女團。隨此之外,阿爆&Brandy也負責了《切歌》的核心創作部分,大家又感受到我們的氣勢嗎?   這次的Lala除了是「演出者」的身份外,還擔當著「製作人」的角色。那麼作為製作人的Lala,又會對演出者Lala說些甚麼?   Lala:哇!其實要分開這兩個身份的確不容易!如果要從製作人的身份出發,我大概會說...「你要再試試看!可能你會做得比你想像之中更好的程度呢!」真的!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上限會在哪裡,而我們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把自己限制著,然後再跟自己說:「一定要相信自己!打開自己,越赤裸越好!」就放鬆一點吧!放鬆著,就能做到令自己也覺得驚喜的事情呢!   其實這張專輯裡面也包含了很多曲風,Lala可以分享一下跟製作人葛大為和陳君豪在製作《給》的時候所產生出的化學作用嗎?   Lala:跟葛大為和陳君豪其實也是老朋友、老拍檔了。他們十分了解我的優點,更清楚我的缺點是甚麼。他倆就是能對我給予最大程度的包容,我真的很仰慕他們的才華,還有細心和耐心。他們所給予的這一份信任還有我們之間的情感,令到《給》這張專輯來得更和諧;而我們也變成了無堅不摧的團隊?也許吧!我們更像是一班朋友在玩音樂,《給》之中的作品,就是我們這團隊的結晶。     音樂上Lala也成長了不少;除此之外,Lala覺得自己哪一方面也成長?   Lala:看著《給》這專輯,我看見一個因為得到很多人的信任而變得更有自信製作音樂的徐佳瑩。也許是得到過很多的肯定吧,同時亦得到最信任的團隊幫忙,所以在製作這張專輯的時候,可以完全放膽的去做,沒甚麼後顧之憂。   試過擔任不同的崗位,在音樂上還想嘗試甚麼?現在的生活充滿著愛,在創作取材上跟以前又有沒有分別?   Lala:其實現在的我會覺得,如果自己能夠做的話,我也願意去試試看,畢竟現在時間已經不多了,就看看自己還能做到多少,跑得多遠。不過我又不覺得因為現在的生活充滿了愛,會令自己不再製作痛苦題材的作品。每個人也有著自己的煩惱,我自己也不例外,而我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心思,感受不同的情感,感受別人的痛苦,感受別人的故事。這些內心的活動,哪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也會是我未來的創作方向。   四年半的時間,可以是休息,也可以是思考、沉澱。Lala徐佳瑩吸收世界給予的養份之後,就用這一張《給》專輯,給予樂迷養份,給予樂迷陪伴,給予樂迷思考的空間。  

詳情 Details

SHOWTIME / 岑寧兒 “home is .....? ”
  " HOME IS .............?"   文/Trista 圖/Sunny Idea 提供     透明幕布驟然落下,音樂響起,便是演唱會同名EP的全新作品《這裡》,在小我的歸屬尋覓中開啓關於《home is》的探尋。   最受觸動的竟已在開場的《常願意》,同場的二人小劇場,一人一手拎起用簡單的道具,演繹搬入空家,慢慢佈置,到搬去異地,空間再恢復空虛的循環。     整場演出之間穿插Yoyo的家庭錄音,與離開香港的家人的書信、親友在外的照片,以及她的詩作,投入了真誠的探尋過程和思念。Yoyo提到非常感激演唱會的工作團隊可以包容她做自己,她也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做自己。   除了唱自己的歌,擁有非常多優質且富有個人特色cover的Yoyo亦帶來很多經典作品。歌單暴露年紀但在重新演繹下一點都不過時,《劃火柴》《Man On The Moon》《Be With You》《無中生有》。其中《Fly》與第一次《親愛的瑪嘉烈》先後演唱,似是寄放思念在音樂中,讓人不僅鼻酸。     作爲疫情以來以最快速度完售滿座的演唱會,除了因爲才女岑寧兒的魅力,也可能是關於Home is 的思考是這個城市的集體經歷,演唱會的歌曲編排中,看到關於家的不同面向:小我歸屬、家人的溫馨、出走與離別、世界戰爭、無家,最終回到自我的尋覓中。   燈光已全開,人群排隊離座之際,Echor呼聲此起彼伏,Yoyo表演團隊在尖叫聲中再登臺,《Maybe its for the best》成爲岑寧兒首場的最後完結。你的家是什麽?也許可以在音樂中找到,可能還要經歷更長的黑路,或者不在他方。       走不走 也不怕 悠然自得 不求⼀磚半瓦 這⼀刻 由天 到地 到心 出發 自由地呼吸 回家   ——《這裡》      

詳情 Details

UPCOMING / 走進黃妍内心的溫柔力量
  認知、接受與實踐:         走進黃妍内心的溫柔力量   文/圈圈 圖/SONY MUSIC HK提供   若有傷 能豢養 來哼出你的軟弱 沒有獎 能頌唱 縈繞的女音誇張放著 絕望 混沌 就崩潰 誰要向上     由2019年的第一張個人大碟開始,Cath的作品一直以訴説自身的悲痛為主題。一開始的《黃妍說》是她透過作曲和演唱的力量, 梳理自己内心複雜的情緒,並回應成長路上遇到的種種難關。其後在2021年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九道痕跡》裏面,Cath以九首曲目記錄了自己内心不同面向的倔强。無論遇到甚麽煩惱,《九道痕跡》都瀰漫著一種不與世界妥協的灑脫。   來到2022年,Cath的創作不再只局限於自己的内在,而是更加面向外在世界。年初的單曲《Little People》呢喃著人類的渺少,在戰爭、疫情、對愛的渴求和上帝給予的難關面前不值一提。6月Cath再推出全新單曲《世界以痛吻我⽽我歌唱》來回應上一首歌,向觀衆傾訴面對自身的卑微的方法,並與世界和解。     Cath:「人們常告誡我們以輕鬆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渺小和無能爲力,令事情變得簡單。方法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確實如何去實踐才是最難做到的部分。今次的《世界以痛吻我⽽我歌唱》其實就是一個實踐的例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面對困難,我自己習慣用文字和創作,去擁抱當刻的痛苦,並轉化爲輕鬆的心態。只要找到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角度,世事就會更容易過去。」   在《世界以痛吻我⽽我歌唱》中,Cath一改以往輕柔的曲風,改用富有情緒和力量的演繹方法。MV的主題以女性爲主,採用了鮮艷魅惑的視覺顔色。透過輕柔百變的舞蹈動作和枯萎堅硬的道具形成的强烈對比,營造了一種頹廢不羈的氣息。爲了駕馭歌曲所需的硬朗聲綫,Cath專程去向聲樂老師學習新的歌唱技巧。Cath笑稱一開始進入Studio試唱的時候對出來的效果很不滿意。老師當時甚至直接叫停Cath,讓她先不要唱,試著忘記歌詞,先感受歌曲當中的情緒。經歷種種調適後,才呈現出一個全新的歌曲形象。    

詳情 Details

JIMI MUSIC STORE / 線上演唱會的新時代《3.5公釐的宇宙》
  線上演唱會的新時代《3.5公釐的宇宙》   文/Jimmy Luk   首先恭喜FreShMAn復刊。   和大家聊聊台灣獨立音樂圈過去大半年所發生的一大事,這應該是我參與過的活動中最有趣的一個。 自2020年開始,covid-19襲捲全球,對各項藝術表演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各類型的現場實體演出完全停擺,讓台灣音樂產業面臨巨大的損失與挑戰。然而,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與普及,業界開始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轉播演出,這個方式打破了場地概念,讓人們在任何地點、透過各種設備觀看以及聆聽現場演出內容。     台語的「才調」,是有獨特才華,有能力的意思。而「才調」團隊由台灣樂團「甜梅號」、「法蘭黛」鼓手吳孟諺領軍,以多年音樂製作和混音的經驗,創立了「才調系統」,而我則以主持人的身份和他們合作,以音樂會穿插訪問的模式從2020開始,以「練團室(Band房)」為起點,進行了一系列的「打開練團室」的線上直播音樂會,在Youtube上直播。   然而直播並不困難,聲音影像才是優劣的關鍵。社交平台上的直播多不勝數,但你會發現其實有不少的問題存在,例如收音不佳,聲音經過傳送效果變差,甚至有一些影音無法同步,這些問題都大大影響到觀眾在線上欣賞音樂演出的體驗。     而「才調系統」的核心是整合了目前國外演唱會現場普及性最廣、聲音品質最佳的Waves SoundGrid系統,來進行直播成音。其最大特色在於現場演出同時,能即時混音,讓演出聲音品質達到如錄音室般的水準,能呈現更完美的音質,強化樂團演出的完整性、並忠實呈現音樂的最佳面貌。這是目前一般現場成音系統,較難達到的技術。       而在去年12月,進化版的Online Concert節目「3.5公釐的宇宙」正式推出,希望大家只要透過3.5公釐的耳機接口戴上耳機(當然無線耳機也非常好),就能進入美好的音樂宇宙。除了原本的核心「才調」團隊和技術,還加入了專業的影像視覺團隊「捲者」,台北知名的表演場地「樂悠悠」,多次獲奬的台灣平面設計師Misc Lin為企劃設計主視覺,並且和擁有450萬會員、台灣最大的音樂串流平台「KKBOX」旗下的「KKTIX」虛擬場館合作進行線上串流和售票,從原本大部份以免費形式為主的規格,進化成為更完整、能夠讓音樂人獲利的經營模式,並為台灣音樂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台。   整個系列的活動在6個月內一共舉辦了11場的線上演唱會,邀請了11組台灣優秀的樂團連番上陣,演出陣容包括:淺堤、The Tic Tac、緩緩、非人物種、八十八顆芭樂籽、孝順一族、Super Nakin、我是機車少女、五五身、葉穎、拍謝少年。       我全程參與了主持工作,獲益良多。除了認識一群新的夥伴外,還深刻體會到台灣音樂人的專業和優秀。 雖然活動剛剛完結,但我得知今年下半年這些精彩內容極有可能以其它形式再次出現在大家眼前,到時請務必親自去體驗最高品質的線上演唱會。 請繼續支持Freshman,並上網搜尋並關注「才調」和「3.5公釐的宇宙」留意著我們的最新消息。   願大家平安,世界盡快回歸正常。 我們下回見。  

詳情 Details

閱評流 / 用一篇樂評看「樂評」
  用一篇樂評看「樂評」   文/Alexander@閱評流   突發!樂評人評歌標準流出! 就著The Hertz《So Deep!》這首歌…   1. 歌曲是否典型慘情歌編曲?   雖然跟慘情歌一樣,也是帶電結他、鼓等元素,但在Ricky手中的電結他,顯然仍舊的搖擺著,樣子多麼從容不迫。   2. 主唱能否輕易在高低音階之間遊走?   用「遊走」形容主音Herman的聲線,絕對是一種罪過。他的聲音在樂隊之中,也是一種樂器,跟結他、跟貝司、跟鍵琴、跟鼓一起感染樂迷。   3. 歌詞的用字是否華美駢麗?   向來對Oscar的用字遣詞也信心十足,就連一句Ad-lib也能用上「黟鷖齮殪」,具象地寫出來,還不是文字應用界的奇才?可是…   4. 歌詞的意義、價值和世界觀是否廣闊?   啊…黟鷖齮殪…只是擬聲詞,然後…   5. 歌詞跟歌曲風格是否合襯?有沒有開拓了樂迷的眼界?   這個…那個…這個…那個…(怎麼的說…怎麼去自圓其說…?)   慢住!怎麼在這個年代,我們不再是用耳聽、用心感受一首歌,而是要搶先在歌曲推出後的五分鐘後,就要使勁拆解歌曲的每一粒音符、每一個筆畫?   /然後你 又要又要假裝博士挑挑挑/ 我們終究也不是聲樂博士,亦不是訓詁學者,卻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對著一首歌「挑挑挑」,卻對歌者製作這首歌的原意不屑一顧,難怪只換來對方一句又一句的「挑挑挑」。   我們也許會用上這些標準,釐定一首歌孰好孰壞,畢竟這些都是比較能用肉眼去看清的標準,像是比較客觀。樂評人在秒速之間,便能辨別一首歌的好壞,為別人、為世界建立一套音樂的口味,從數據中獲取一個個認同,卻忽略了歌者創作的原意:與樂迷用心的交流。   一篇又一篇的「懶人包」,我們還未聽過某一首歌,就已經看到她的好與壞,在這一刻就已經決定要否拋出一片心,跟那首歌交流,跟歌者交流。   原本是雙向的交流,這一刻,卻變成了單方面的投射,沒有了色彩,也沒有靈魂。為確保不會得到壞的評價,集中製作得到好評的曲風向題材,這地方的音樂,便會慢慢變得單一,說的話也慢慢變得單一,No more words to say,No more songs to write。   /無苦集滅道 普羅米修斯 氫氦鋰鈹硼 寫穿眾生緣 色空說不完 求墜進十剎顛倒愛慾的深淵/   到底人類應該如何看待音樂?該繼續高唱自己喜歡的題材和曲風?你可有想過,其實歌者只想將自己當刻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寫下?歌者的確可以花五分鐘時間淺談平行時空前世今生,但這份艱澀,彷彿是一抹電子浮沙,把我們都吸去了,拖著了,失去了那份聽音樂的愉悅。   多麼Chill的編曲,跟Herman口中吐出的認真話題,像是很不配合對嗎?其實The Hertz以至填詞人Oscar之所以製作這首歌,從頭到尾也只想輕鬆一下,從頭到尾也只想做一首讓自己的身體會不禁跟著節奏擺動的一首歌。怎麼要花盡腦筋去拆解著?怎麼不跟著音符,在歌曲之中流浪著?   來吧!不要用你的腦限制著你的心,好好的感受一首歌,好好的跟歌者隔空深入交流,建立屬於自己的音樂品味,喜歡便要勇敢的說出來,不需要任何原因和道理;這也讓歌者勇敢的透過音樂,勾勒出自己的騷和soul,讓世人好好認識自己。    

詳情 Details

MUSIC BREWING / “咖啡音樂理想點?”
    咖啡店播放歌曲,有些品類兼容並蓄,但有些喜歡基調清新,有些喜歡內力深厚,唯獨很多咖啡店會繞開了搖滾電音類型的樂曲,這些具侵略性的樂種好像明顯不受咖啡店青睞。現在咖啡店播放的樂曲,明顯是企業、店主或咖啡師的個人喜好,作為持份者的咖啡店顧客,對於嘆住咖啡聽的音樂,會否又有什麼選擇呢?     6月份我們收到182名咖啡顧客回應有關問卷,不妨看看咖啡店顧客的分享   你心目中的咖啡店應該播放音樂或歌曲嗎? 92%          播放音樂/歌曲,才有咖啡店的氛圍 8%            沒有音樂,我較喜歡寧靜的咖啡店   你最喜歡咖啡店播放那個語言的歌曲? 69%           英文歌曲 18%           純音樂 13%           廣東話歌曲   你認為那類型的音樂最適合於咖啡店播放?     你會因為某咖啡店的音樂清單(song list) 合你心水,而會多光顧那間咖啡店嗎? 82%             會 18%             不會   在咖啡店享受咖啡的同時,你會留意樂曲的歌詞內容嗎? 84%             不會 16%             會   音量方面,你期望在咖啡店播放的樂曲會較大聲,還是較細聲? 70%              中量 - 看手機及閱讀的同時,亦感受到音樂的氛圍 17%              較細聲 - 輕柔如背景音樂,亦無礙跟朋友傾密計 13%              較大聲 - 可清晰聽到歌詞及編曲   如果香港有一間咖啡店,只播放本地創作的音樂,這個會是你光顧這間咖啡店的動力嗎? 55%                 會,但只是部份原因 41%                 100% 會 4%                   不會因為這個原因   Music Brewing 節目內你最喜歡那個節目的內容會較多以下的環節? 46%                      播放更多本地音樂的創作 22%                      本地創作音樂人 / 樂隊的訪談 12%                      音樂人 / 樂隊Live 表演 12%                      有咖啡分享環節 8%                        播放更多純音樂   Music Brewing 每星期六播放一次,你認為節目的播放長度最合適? 33%                       1 小時 31%                       45 分鐘 21%                       30分鐘 15%                       1-2小時   Music Brewing 節目於星期六上午播放合適嗎? 87%                      適合 13%                      不適合   如果將來Music Brewing 在咖啡店舉行現場音樂節目,你認為那類型的音樂的演出你最期望? (可選3項) 24%                      Hip-hop / Rap 嘻哈樂/饒舌樂 14%                      R & B / Soul 節奏藍調/靈魂樂 13%                      Pop 流行樂 13%                      Electronic Dance Music (EDM) 電音 12%                      Indie Rock 獨立音樂 8%                        Folk / Country 民歌/鄉村歌曲 7%                        Jazz/Blues 爵士樂/藍調 6%                        Rock 搖滾音樂 3%                        Classical 古典樂   感謝大家的意見。從咖啡店找尋精品咖啡、音樂、文化生活空間,已成為時下流行的放鬆模式。Music Brewing 以咖啡店作為跨界別的播放音樂平台,嘆住咖啡聽音樂。問卷中最後一條問題所收集的意見,令我們喜出望外, Hip-Hop 及 Rap 是最期望的現場演出音樂節目,感受到大家期望白天細味咖啡,晚間偶會瞥見音樂的多樣性,音樂及咖啡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看畢他人的意見,你都想分享一下自己對音樂的喜好,不妨花一兩分鐘上網填寫問卷;讓music brewing 昇華,伴大家細味音樂與咖啡。   -----------------------------------------------------------------------------------------------------------------------   現時Music Brewing聯播的咖啡店名單       有興趣騰出星期六上午11時的時段的咖啡店,跟我們一起播放Music Brewing, 你可以按此填寫表格。        

詳情 Details

弦來是這樣的 / 應讓子女學習哪種風格的結他?
  應讓子女學習哪種風格的結他?   文/Jacky 劉卓威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為何沒有人問「應讓子女學習哪種風格的鋼琴」?因為「結他」這樂器,同時跨越了許多不同曲風,如古典、流行、Jazz、Rock、Blues等……   要知道子女較適合學習何種風格,不應世故地考慮什麼「考不考級」,或是否「己經很多人選擇」等問題。反而應要了解到,不同的曲風原來與演奏者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   Rock(搖滾)必定是當中最佳的例子,你很難見到彈Rock的結他手會一身西裝領帶。相反,通常是毫無束縳,一身叛逆的姿態。其實性格亦言,藝術風格與演奏者性格是相互影響的,換句話說:   你彈得一手好Rock,自然流露出叛逆不羈的性格; 你是個叛逆不羈的人,就自然彈出Rock的情感來!   又如Jazz(爵士),其音樂精髓在於「即興」,彈奏者性格通常從不受「規距」所束縳,隨遇而安,而且富有創意。性格都會相對地「不注重細節」,也不介意錯折,因為在Jazz中是永遠沒有「錯音」的。     流行曲結他……沒有很嚴格的規距,但平易近人,也有一定程度的自由。   古典結他則與其他風格不太一樣,以上的都是屬於「流行藝術」,古典卻是一門「精緻藝術」(Fine Art),對節奏與音準,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需按著樂譜上每個音符,完美準確地演奏出來。   衍生而來的性格,就是保守有序,做事有計劃,而且力臻完美。可能你會說:「這不就是很好嗎?」但在反面看來,卻是不懂變通,相對缺乏創意。   以上哪種最適合你的子女學習?那就要看看你子女的性格,還有你期望他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了。   (筆者個人建議的選擇,是八成時間學古典,兩成流行曲!但這樣就需要一位較全能的老師了!)     Jacky 劉卓威   Guitar Concept藝術總監、前香港演藝學院結他講師、香港「青年夢想實踐家」;曾出版個人專輯《Move On》、《Amazing Guitar · Amazing Grace》、《仍弦是你》等。   縱橫香港結他界多年,走在最前線,坦誠與你分享他的第一身經歷和見解,從音樂大小事啟發精彩生活。     《弘來是這樣的》   香港電台第二台音樂節目,   現逢星期六下午五時至六時,   分享結他音樂與知識。    

詳情 Details

90後的藝術世界 / 回到圓點 ....... 盛夏的季節
    文/ CircleGuitar 圖/ CircleGuitar & Marze

詳情 Details

音樂火鍋故事 / 得不到相戀別說失戀
  得不到 相戀         別說 失戀   文/連倩妤 @_musicplayground     掙扎了一輪,打了第三針疫苗,子澄終於可以進出餐廳食肆,立刻約了好朋友嘉琪吃飯。   「你跟他怎樣?」子澄一邊吃炸子雞,一邊問。   「疏遠了。我謝絕所有聯絡。」嘉琪輕輕說道。   「為什麼?之前他對你不錯,你們的關係一直都是好好的,甚至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不是嗎?」子澄瞪大眼睛,十分詫異。   「保持普通朋友比較好,比普通朋友更普通的那種萍水相逢更好。期望有一天,我們互不相干,就當是從來沒有認識過就最好。」   她們認識多年,子澄眼中的嘉琪一向都是溫柔體貼的,還是第一次目睹嘉琪對感情的果斷和決絕。   「你刻意跟他疏遠,保持距離。他對你做了什麼壞事?」子澄呆了一陣子才問。   「沒有。只不過我知道我們沒有將來,他早晚會離開這個城市,我不想牽絆他。」嘉琪絕望地說。   「你有跟他説清楚,告訴他你的想法嗎?」   「我連自己將來在哪兒也不確定,告訴他有意義嗎?」嘉琪嘆氣。   「當然有,至少讓他知道。」子澄肯定地回應。   「就算他知道,可以改變一切嗎?」   「你有讓他嘗試嗎?」子澄心裏替那位「他」感到不值,「他」肯定是莫明奇妙的,子澄覺得嘉琪那種任由「他」不明不白的態度很自私,認為嘉琪可以採取更理想的處理方法,開始動氣。   「我不希望左右別人的決定,我也沒有天真到去幻想任何人可以改變世界。每人都要走自己的路,他是一個好人,我珍惜他,只想他快樂,在遠處看見他快樂,我便安心。」嘉琪眼眶紅了,望向窗外遠處沉思。   子澄的鼻子一酸,那一刻,她才發現看似鐵石心腸的嘉琪其實也難過,她開始明白嘉琪心底的那種無奈,對她多了一份體諒。   過了一會兒,嘉琪察覺子澄面有難色,反過來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說:「我沒事。」   子澄用充滿憐惜的眼神凝視嘉琪,嘉琪感慨道:「唉,在這個離散年代,關係越輕省便越好,沒有關係就是最好的關係。」   嘉琪說得滿有道理,子澄卻無法認同,放下碗筷,睜大眼睛看著嘉琪說:「你是傻瓜嗎?」   「這幾年經歷太多無常,我害怕離別和失去,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嘉琪皺着眉頭認真說道。   子澄理解嘉琪的恐懼,她也體會離別之苦,自己也有不少朋友離開這個城市,甚至離開世界,然而,理性告訴子澄,嘉琪說的那些都不是跟別人斷絕關係的理由。   「難道你覺得這是為他好?」子澄直言反問。   「我沒有那麼偉大,我不僅僅是為了他,我也為了自己,我不想傷心。」   「那算是鴕鳥政策嗎?」子澄繼續追問。   「可能是吧。沒有開始,便沒有終結,我覺得比較好。」嘉琪斷言回答。   子澄的腦裏忽然浮現一句歌詞:「無愛可失,得不到相戀別說失戀*」。沒有愛過,沒有相戀過,談何失戀?嘉琪為了避免失戀,所以終止本來的關係。   過了一會兒,嘉琪懷疑地問道:「我是否有點奇怪?」   子澄完全不懂如何反應,啞口無言了幾秒,儘管她理解嘉琪內心掙扎,但還是按捺不住開口罵道:「你這個白癡呀!你的腦袋⋯⋯」   「子澄,」嘉琪打斷了子澄,笑著說:「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你,絕不可以對好朋友無禮啊!就像是對待你的案主一樣,你應該嘗試站在我的立場,用我的視角去看事情,嘗試理解我,然後,你可以安慰我,或,欣賞我的好。」   子澄再次被嘉琪的胡言亂語氣得無言,但並不意外,只不過再次證實嘉琪是瘋狂又頑固的女生,「我慶幸你是我的朋友⋯⋯」   「謝謝你的衷心讚美。」還沒有等待子澄說完,嘉琪便點頭微笑說。   子澄覺得嘉琪無藥可救,為免被她逼瘋,子澄放棄跟她議論,決定轉換話題:「你讓我想起那個故事中的刺蝟。」   「刺蝟?」嘉琪好奇問。   「『刺蝟愛上氣球』的故事,刺蝟明明很喜歡氣球,卻不讓氣球靠近。」   「認知自己的殘缺,不想傷害別人。我覺得刺蝟很善良,他的選擇很正確,很好。」嘉琪說。   看到嘉琪言之鑿鑿,子澄拿她沒有辦法,但她理解嘉琪心底的痛苦,子澄知道嬉皮笑臉背後往往是一言難盡。或許,人生總有某些時刻,就是覺得一點辦法也沒有。面對愛,有些人總是消極地認為毫無辦法和出路。   子澄明白,退縮、逃避和推開都是愛的表達方式,都是某種愛。   *〈塵埃落定〉 作曲:Christopher Chak 作詞:林夕 編曲:C.Y. Kong 監製:Alvin Leong     作者簡介: 連倩妤  @_musicplayground 心理治療師, 文字工作者, 典型雙魚座, 「浪漫到一起惹絶症」, 愛海但怕水。

詳情 Details

JAZZ REALM / HKYJC 香港青年爵士樂團 一週年音樂會
     

詳情 Details

FRINGE CORNER /「邊渡四十年」混合媒體 網上展覽
    Be 40 Mixed-Media Exhibition「邊渡四十年」混合媒介展覽   https://www.hkfringe40.com/   「邊渡四十年」是一個結集了 66 位曾經在藝穗會展出過的藝術家的混合媒體作品展覽。對一些藝術家而言,這些作品喚起了他們與藝穗會第一次相遇的回憶。   是次展覽亦包括了藝穗會由1982年至今的委約作品及收藏品。此外,也展出了蛙王的近作,我們曾於2011 年威尼斯雙年展為他策劃了一個個展。「邊渡四十年」更是慶祝藝穗會在過去40年間為保育舊牛奶公司倉庫所作出的努力及其轉變,造就了今天的藝穗會。   「邊渡四十年」的主視覺設計借用了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木刻版畫 ——《神奈川沖浪裏》,它展示了一種受人尊敬和珍視的生活方式——象徵著富士山和長長的漁船——面臨著迫在眉睫的威脅。它描繪了在人類被無法控制的力量徹底摧毀之前的美麗時刻。儘管如此,人的精神仍然像海鷹一樣展翅高飛。  ​     ​   ​Curatorial Team 策展團隊   Artistic Director: Benny Chia Executive Curator: C Ting Chan Administrator: Catherine Lau Coordinator: Perry Chock   Curatorial Board: Wong Shun-kit, Raymond Pang, Tang Hoi-chiu, Kith Tsang, Wong Wo-bik, Joe Li, Hung Keung, Peggy Chan, Janet Fong, Ellen Pau   Special Thanks: Chau Shik-hung ​ 藝術總監:謝俊興 執行策展人:陳詩婷 行政主管:劉錦綾 統籌:卓頌衡   策展委員會: 王純杰、彭金有、鄧海超、曾德平、王禾璧、李紹忠、洪強、陳佩玲、方敏兒、鮑藹倫   特別嗚謝: 巢錫雄     Participating Artists 參展藝術家   Agnes Pang, Almond Chu, Antonio Mak, armechan, Asako Kasahara, Atelier Pacific, Blanche Ho, Bobby Liu Chi-hang, Brutus Chan, Carol Lee, Caroline Bouquet, Carolyn Fok, Chan Chok-ki, Chan Sai-lok, Charito Helgason, Chau Shik-hung, Chung Ka-chun, Corn Ho Shuk-mei, Danny Liu Wing-hung, David Booth, David Cow, Emily Law, Esther Liu, Frog King, Gail Deayton, Grace Law, HEGuolu, Hiromi Fujiwara, Hong Kong Singers, Hung Keung, Joe Li, John McArthur, John Wong, Jose Manuel Sevilla, KC Wong, Kith Tsang, Lam Hau-yi, Lau Hok-shing, Lau Tak-ming, Leung Mee-ping, Lo Sze-lim, Chris, Luk Shan, Man Mei-to, Manny Yip, Martin Cheung, Nancy Tong, Osbert Lam, Park Eunhe, Peggy Chan Pui-leng, Phillip Hui Kim-ho, Qian Yin-xiao, Raymond Pang, Roy Lee, SaBU SaBu, So Hing-keung, Tai Iat-kuan, Tang Ying-chi, Ting Yu, Tsang Chui-mei, Winnie Davies, Wong Cho-yi, Wong Shun-kit, Wong Tsz-ching, Wong Wo-bik, Wong Yan-kwai, Yeung Tong-lung ​ 丁羽、文美桃、文智來、王禾璧、王純杰、王梓靜、朱德華、何敏儀、何淑美、何樂、李紹忠、李錦棠、李頴筠、林世昌、林巧兒、阿三(陳世樂)、洪強、夏金美、巢錫雄、張子敏、張天行、張震揚、梁美萍、笠原麻子、許劍豪、陳作基、陳佩玲、陳浩晞、陸珊、麥顯揚、彭金有、彭淑儀、曾翠薇、曾德平、湯紫君、蛙王、黃仁逵、黃約翰、黃祖兒、黃國忠、楊東龍、葉雯、廖永雄、廖智恒、廖潔連、劉德明、劉學成、鄧凝姿、蕭愛冰、錢銀笑、戴日群、鍾家俊、羅士廉、羅文山、羅肇婷、藤原弘美、蘇慶強、Atelier Pacific、Caroline Bouquet、Carolyn Fok、David Booth、Gail Deayton、Hong Kong Singers、John McArthur、Jose Manuel Sevilla、Park Eunhe

詳情 Details